2010年5月18日星期二

浅谈民法学学习方法

    曾经有同学这样来描述民法原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大一追女生是先占,大二追女生是拾得遗失物,大三追女生是发现埋藏物.示爱是欺诈胁迫,结婚是重大误解,离婚是违约行为,求婚是请求权,分手是形成权,老婆是自物权,情妇是他物权,婚生子是孳息,私生子是不当得利……" 初看上面内容觉得挺有趣,但仔细分析会发现,民法原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可能会和民法打上"交道",毫不夸张的说,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基本上都是生活在民法的框架范围内,因此学习好民法,掌握好民法,运用好民法就显得颇具实际利益和现实意义。

    民法被称为是"万法之母",因此学习法律应当或者必须从研习民法开始。众所周知,民法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庞大而琐碎、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民法学习过程中应当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更好的对民法知识融会贯通,领会民法学的真谛。

    对于民法学的学习方法,曾有诸多的民法学者撰文论述,本文试从借鉴和比较的角度,并结合自己学习民法的实际感受和收获来对学习民法的方法进行粗浅的介绍。

     兴趣第一,注重培养对民法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第一动力,认识和学习任何一种学科都应当建立在兴趣之上,民法学习也是如此,只有对民法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学习激情和热情,才可能有动力去对某个具体知识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很多人在论述民法学习方法时注重强调如何思维等方面,其忽略了兴趣这一大前提,没有兴趣是学不好或者说是学不""民法的。因此我们在开始学习民法时就要努力培养自己对该学科的兴趣。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学习兴趣呢?以下几方面可以参考:如像本文开始的那段笑话一样,把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家熟知的现象想象成民法中的名词和原理,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理解民法中一些名词的基本含义,更能使我们加深记忆,从而有兴趣对这些知识深入学习;还可以通过对一件大家所熟知的事来进行小组讨论或者辩论赛的形式来培养学习的兴趣;此外可以介绍一些民法学界的知名学者,了解他们的求学经历、毕业院校、学术成就等方面的情况,或许发现其中有自己的校友,这样也会对民法学习兴趣的培养产生一定刺激和促进作用。

     点面结合,宏观上把握民法的完整体系,微观上掌握民法的具体知识点

    民法是法学的"老大哥",其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时间发展和完善的,是否能准确的把握民法的理论体系,对于我们能否把民法"学会""学精""学专"起着关键重要的作用。民法体系虽庞大,琐碎的知识也很多,但真正把握起来并没有那么困难。孟德斯鸠曾说过:"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通过这句名言。我们可以看出民法的权利本位,即民法主要关注对于个人利益的调整和保护,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也可以成为自己利益的国王。了解了民法的出发点,接下来对于其性质、基本原则等方面的理解就简单多了:既然保护的是个人利益,那么其私法性就不言而喻;既然"每个人可以成为自己利益的国王",那么其必然要遵守平等、公平、诚信等原则。自然人要进行交往,那么必然会产生对某些事情的约定或者会对别人造成一些侵害,那么民法体系中自然会有合同、侵权之类的内容,这样看来对于物权、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内容就不难理解了。其实仔细分析,对于民法的理论体系,都是可以遵循着"保障个人合法利益为本位"的这条基线来一步步推导出来。把握了民法的基本体系,接下来就要求我们对体系中每部分的具体内容或知识点加以学习和掌握,就像盖房子一样,大致的框架弄完后,再开始对于房内布局进行完善和补充。这样我们的知识才是系统的,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对于每个知识点的学习,一定要把其"理解透""掌握熟""运用巧",不懂就问,勤于巩固。这样我们所建的"房子"才会更耐用,更稳固,我们的理论基础才会更扎实,更充分,对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促进作用。

      民法学习要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人生处处皆民法",民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早上买菜做饭会形成买卖关系,吃完饭坐车上班会产生运输合同,下车不小心被狗咬会产生动物侵权问题,去医院路上交话费不小心交到其他的号码上产生不当得利问题......其实也正是因为有民法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和谐,变得稳定。我们学习民法不能单单只从书本上的文字知识出发,还要结合现实生活来学习。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民法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民法的价值,此外我们还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即所谓民法学习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民法知识只有能够被运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才会被我们所热衷;同时实践活动也对我们的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创新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民法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践,并在实际生活中丰富理论知识。这样,也会更好的激起我们学习民法的兴趣,更好的"以我所学,服务社会"。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成效的,才是有意义的。

     多读书,读好书

    民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只把知识面局限在教材范围内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民法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和创新,对同一问题也难免会有不同或反对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夯实民法理论的基础上,培养阅读的良好习惯。所阅读的书籍不一定仅仅限定在法学领域范围,可以或者应当拓展到哲学、伦理学、医学等其他学科领域。这样可以整合思维,拓展学习的广度,强化理论的深度,对我们的民法学习一定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读书时要特别注意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提高自己的理论见解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至于如何选择书籍,著名学者巴比达给了我们答案:"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8-10本书。究竟该读哪些书?若想了解这点,那至少得读上15000本才行"

   小结

   民法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民法理论的高深也是建立在对一个个知识点的记忆和积累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克服急躁和虚浮的学习心态,不要被一个较为复杂的知识点挫伤学习热情。民法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谓是"痛并快乐着",而且我们时常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为此我们要深入浅出的进行理论分析,广泛大量的进行书籍阅读,合理变通的解决现实问题。民法学习不仅仅让我们学到专业知识,同时也会对我们人性的培养,人格魅力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民法是最具魅力的学科",民法学习也会让我们的人生路走的更宽阔,更美好

谈我的计算机软件使用习惯 My Computer Software Custom

今天下午坐在值班室没事情,看OUTLOOK里订阅的新闻也看累了,索性想写点
文章,发布到我的各个日志空间离去。自从我上大二的这段时间起,我的很多警校同学
都买了电脑,而且都是笔记本的,因为台式机不现实,学校的生活制度是警务化管理。
我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很高,因为我之前在课堂上帮助老师搞这搞那,很多人刚刚购买了
便携式计算机以后有不太懂的操作经常请教我,需要安装什么样的软件,以及笔记本电
脑的保养和维护。

谢谢你们褒奖啦,其实我只不过在同龄孩子中接触电脑比较早,也不是什么
神童啦。要真说我在哪一方面经验比较丰富,我都不敢这样说自己,其实今天写这篇日
志,也是出于个人的爱好和兴趣,所以把它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

先说说我的电脑配置,我的也是一台便携式个人计算机,型号是Dell
Inspiron 1420,CPU是Intel Pentium T3400 2.0 GHz,内存2GB,硬盘160GB,nVidia
Geforce 8400GS 256MB独立显卡,14英寸LCD液晶显示器。目前早就不是主流配置了,
不过运行目前大部分应用程序,还算凑合,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都带的
起。

要说应用软件,按照主流学术的分类,可以有成千上万的分类。按照一个一
般用户的需求和我工作生活的实际情况,我只说目前常用的和普通用户关系密切的软
件。

首先说操作系统。我目前使用的操作系统是Win XP SP2,不是我不想装或者
装不了Win 7,由于我还要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Win 7平台根本无法运行VFP 6.0,我
想等过了计算机二级,再看情况决定是否安装Win 7。Win XP的好处就是世界上最成熟
的操作系统,对目前所有的应用程序具有最高的兼容性,随着WIN 7的发布,Microsoft
取消了对WIN XP的主流支持,转而力鼎WIN 7。对于普通用户而言,操作系统的更新换
代就是操作界面和操作方式的改变,实则不然,即使有了杀毒软件在系统后台运行,也
未必能保障计算机的安全性,选用最新的系统平台,意味着多一份保障性,厂家对于最
新版本的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漏洞也会修补得更加及时。微软即将发布WIN 7 SP1 ,新的
SP1将会不仅仅包括对原先安全漏洞的全部补丁,而且会对原有的WIN 7增加很多新功
能,系统本来具备的功能也将会得到极大改善来提高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效率和体验。对
于WIN XP系统则不然,微软取消了对XP的主流支持,意味着今后假如XP出了任何重大的
安全漏洞或者木马后门,用户将无法再从微软得到技术支持。

然后说计算机安全软件。这一类也没什么太多可以表述的,主要是杀毒软件
必须安装,现在很多电脑还安装了诸如360安全卫士、金山安全卫士等安全辅助类软
件,这类安全辅助软件虽然标称可以查杀木马,但是它们并非具备真正的杀毒能力,其
木马查杀能力也远远无法和正规的杀毒软件相比,另外,像360安全卫士还提供了软件
管家、系统垃圾清理等比较实用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地升级本机软件到最新的版
本,清理系统垃圾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我想这也是很多用户选择安装它们的原因吧!我
的电脑里安装的是ESET NOD32 Antivirus和360安全卫士、360保险箱。ESET NOD32
Antivirus属于捷克ESET公司开发的收费杀毒软件,我是通过360安全卫士的推广才用上
的。360安全卫士会给每一个赠送一个半年版免费使用的ESET NOD32 Antivirus的序列
号,我的已经到期了,但是我打算继续使用下去,原因有二,第一,我个人心里感觉国
外的软件产品确实用着比较有品质,第二,ESET NOD32 Antivirus杀毒软件对系统资源
占用很小,于是我找了一个免费继续使用的方法,详细情况我就通过一个网站分享给大
家,里面有关于免费使用NOD32杀毒软件的详细方法和教程,而且是正版的哦!网址
是:www.keybeta.cn。目前市场上还有诸如卡巴斯基、McAfee、金山毒霸、瑞星、江民
和360杀毒等杀毒软件,我个人在这里推荐360杀毒,360杀毒刚刚出来的时候我确实也
不屑一顾,免费的东西肯定没有好用的,但是看看周围同学安装了360杀毒软件,操作
界面、升级效率什么的,加上最近国外一些著名的杀毒软件评测机构对360杀毒的评价
非常高,让我改变了对其的看法,最重要的是它是终身免费,普通用户不花钱就可以享
受正版杀毒软件的待遇。另外,前面说道的瑞星卡巴斯基之类的收费杀毒软件纷纷都在
免费给各个网民提供半年乃至一年的免费试用期。无论安装什么样的杀毒软件,最重要
的一点,保证杀毒软件的病毒特征库和官方服务器保持同步最新的状态。

其次是网络软件的选择。腾讯QQ,这个不用说了,最新版是2010,如果你买
了电脑上网不安装QQ,别人会说你是白痴,也有例外,就是像我一样,使用Web QQ,网
址是web.qq.com,不用下载QQ软件直接在网页上就可以聊天,看QQ空间里的最新好友更
新,收发QQ邮箱里的邮件,还可以玩QQ农场!目前还不能支持语音和视频聊天服务,也
不能使用文件传送功能,想使用全面的功能只有安装客户端,不过这几天我一直都是用
Web QQ的形式在线的,因为我电脑开了很多程序,实在有点吃不消。另外还有一个聊天
工具不能忽略,那就是飞信,很多人都在用它发免费短信,我们指导员王队也是用它给
大家广播消息的。除了即时通信软件,还有下载加速类的,我安装的是QQ旋风和PP加速
器,并且让后者进入了我的"启动"文件夹。我选择QQ旋风的原因是它小巧并且功能全
面,占用系统资源少,电驴HTTP和BT通吃,自带的搜搜引擎可以搜索到多数热门电影还
有高清版。安装PP加速器是因为我经常看优酷土豆网上的一些视频,用加速器可以提高
视频的加载速度,这东西也不大,在后运行中也就占用1~2MB的内存,根本不是问题。
更多的人选择下载软件用的是迅雷,也有人用快车。迅雷下载东西当然快,但是太吃网
速了,我不喜欢。

还有日常办公软件。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人会选择Microsoft Office,我也
是。我身边绝大部分用电脑的人安装的仍然是2003版的OFFICE,我现在安装的是2007
版,有消息称2010版已经发布了,至于新增的功能,我还要看看官方的更新日志再做决
定是否有升级的价值。从OFFICE 2007版开始,微软开始在国际文档格式标准中推行
DOCX、XLSX和PPTX,2003版的OFFICE不安装文档格式兼容包是无法读取这些新型的文档
格式的,还有OFFICE 2007彻底改头换面的UI界面,必须让人重新适应它的操作,所以
我干脆顺应趋势潮流,直接在电脑上安装了OFFICE 2007,我们也要相信,那些2003的
用户们,早晚要升级到2010。对于这款世界知名的办公软件套装,我安装的是大企业
版。相对于多数人安装的Professional专业版,大企业版所带的软件套件要多一些,其
中有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OneNote,一个个人信息管理软件,我用它存储一些个人的重
要信息,从网络上搜索到的喜欢的网文知识,都是用它存储,觉得很不错。其实国产的
WPS OFFICE也做得挺不错的,号称最熟悉中国人的办公习惯,而且个人版的免费,即使
以后用不到,我们也要学会使用它。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Adobe Acrobat
Reader,PDF格式文档的阅读器,这是官方的阅读器,对PDF文件格式支持性最好,还有
一个Foxit Reader,也是简体中文的,相比官方阅读器的臃肿,它显得小巧多了。

还有影音多媒体类软件。这一类我的选择是QQ影音(万能视频播放器),QQ
影像(图片相册管理),QQLive(在线视频点播)和千千静听(音乐播放)。我是一个
使用QQ服务比较多的人,所以在这一类选择的腾讯产品比较多。相比暴风影音,QQ影音
功能比较强大并且没有广告,这就是我选择QQ影音的原因,其他的也都差不多属于同质
的产品。QQ影像最大的一个好处是可以绑定本机QQ登录,帮你把计算机里的照片上传到
你QQ空间的相册里去,省去了你登录空间逐张选择图片上传的麻烦,并且自带还算差强
人意的图片美化功能,这方面还要和美图秀秀等老牌傻瓜图片处理工具学学。QQLive可
以在线看电视,省去了买电视机的麻烦,同类的有PPTV和PPStream,这方面相比QQLive
没有啥特色。至于音乐播放器,市场上有酷狗音乐播放器和酷我音乐盒,并且支持从网
上自动下载MP3音乐并且在线播放,并显示歌词,我个人还是觉得千千静听比较好,我
认为使用千千静听的人比较有情调,自己手动从百度音乐或者谷歌音乐上下载好音乐,
再使用千千静听欣赏,而且千千静听的解码器比较先进,自带杜比立体声数码音效,欣
赏音乐的效果会比较优美。

最后是辅助类的软件。除了以上非常主要的软件,我电脑里还安装了灵格斯
词霸、WinRAR和Daemon Tools Lite。前者是词典翻译软件,后者是虚拟光驱软件。这
个词典软件对我很重要,因为目前我还是学生,是学生就要学英语准备四六级考试,另
外上网搜索国外网站资料遇到想不起来的单词就必须用词典查询。一开始我安装的是金
山词霸2009牛津版,金山词霸是最老牌的国产词典翻译软件,最新版本内置了正版牛津
词典,噱头很大,只是用到后来,我改成了灵格斯词霸,这款词典给我感觉是小巧功能
强大,可以联网查询,一些百科类的词典也能查,可以自己下载自己喜欢的词典使用,
它在国外以及国内的很多重要媒体颁奖活动上都拿过奖项,仅仅几十兆,相比金山词霸
动辄超过1GB的容量,灵格斯词霸让人用着很舒心。还有一些互联网词典,有道词典和
谷歌金山词霸都必须联网才能使用,我上网条件不方便,所以没有选择它们。WinRAR软
件是家喻户晓的解压缩软件,和QQ一样,属于装机必备,当年正是它通过强大的压缩功
能和海纳百川的格式兼容性打败了压缩软件之王WinZip,登上压缩软件之王的宝座。
Daemon Tools Lite是我安装的一个免费的虚拟光驱软件,当年是为了安装从电驴上拖
下来的Microsoft Office 2007,是一个镜像文件,必须用虚拟光驱才能打开,另外我
也用这个Daemon Tools Lite把日常用到的光盘资料被备份电脑里,省去了找光盘的麻
烦。安装了Daemon Tools Lite以后,在我的电脑里会多了一个DVD光驱,那就是虚拟光
驱。

……

不知不觉,一个下午的时间过去了,为了打这篇日志。因为日志太长,怕博
客空间有字数限制,所以没有翻译成英文,也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外国朋友和咱的习惯
还有理念不一样,举个例子,人家用的是MSN和Yahoo Messenger聊天,QQ是啥人家根本
不知道!

下次我要讲的是我使用互联网的个人习惯,希望大家接着捧场,也多促进交
流,为我们精彩的科技生活共同努力,谢谢!

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

大学教育教会了我们什么?

 
 

鲁川 通过 Google 阅读器发送给您的内容:

 
 

于 10-5-16 通过 每日鲜果精选 作者:

这个问题最广为流传的回答要数教育学家怀特海的阐述:"当一个人把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了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教给你的东西"。剩下的是什么呢?

学习能力

以前在交大菁菁堂,我随便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个礼堂有多高?没有人(也不太应该有)立刻举手。但我问:如果明天早上,我再回来,有谁有信心那个时候告诉我答案,举手的人有一多半。有人说"可以查Google",有人说可以自己做目测的仪器,还有很多方法。我最切身的体会就是,第二天就要考试,但却从来没有读过课本而熬夜的经历,真是大学的精华部分 - 就是学习能力

在离开学校以后,每天面对的都不会是以前经历过或者学过的东西,这个时候,大学这种系统的训练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毕竟很少有哪个环境,比大学更加不那么实用主义,让人把已经被推导上万次的东西重新推导一遍。真的是"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最重要",这种标准的无用功程就是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

不知不觉就知道的东西

对于是不是要读MBA,我曾经问过很多朋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许佚同学在大雪里的小木屋中分享的观点。他说从Stanford MBA毕业以后,再也记不得期间学到过什么有用的东西。直到他和以前的同事和同学聊天的时候,才惊讶的发现,他们居然不知道财务和金融的一些常识。这就是学习四个境界的最后一步:我不知道我知道

我们的很多经历,看似蹉跎,看似没有提高,却不知不觉的,知道了很多,而自己却浑然不知这种变化。在各种经历中间,还有哪些比大学学的东西更加感觉"无用",却又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呢?

常识

上大学的时候,我躲在计算机房里面,几乎逃掉了所有的课。考试前有一节《数字原理》的复习课,我去了,被老师抓住上去设计一个十字路口红绿灯控制的题。当时逼得我是绞尽脑汁,用与门,或门那些基本的东西活生生的搭了一个还能用的东西出来。我们和蔼的老师评价很有趣:"这位同学相当的聪明,没上一节课居然能搭得出来,不过,就是缺乏一些基本的常识。"我们就算自认为聪明和刻苦,也必须承认,如果听了一些课程,懂得那些"常识"和"惯例"的话,做事情会轻松得多。

最近在面试的时候,遇到很多非常聪明和刻苦的程序员,我常常惊讶于大家写出来的程序和思路,但就是一个问题,缺少科班出身的人那种系统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认可聪明,但是毕竟承认,计算机学科所面临的很多问题,是有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数学研究曾经完美解决过的问题。这些,或许也是没有接受过大学的同学们所欠缺的。

到这里,我常常感叹自己和Wendy的差距。以前我花了很多的功夫把百姓网(当它还叫客齐集的时候)的代码"朝歌"用面向对象的方法重写了一遍,自己感觉非常得意,回家向Wendy炫耀,她让我崩溃的问了我一句:"难道不应该这么写吗?还有别的写法吗?"这。。。还有在解决子集问题的时候,还是靠她指点迷津。Wendy做为交大计算机系科班出身的典型非计算机爱好者,经常性的让我这个仅仅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汗颜。有些事情,不承认不行。

能力是判断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标准。每个大学都不同,不同人的大学经历也差异很大,但这一段经历,和其他经历一样,与一些能力的相关性还是很大的。望在校的同学们珍惜这段时间,并且理解,会议中美好的过程,在经历它的时候,常常以丑陋,无聊,和迷茫的形式出现。大学教育教会我们的东西,不总那么显而易见。

原文:http://home.wangjianshuo.com/cn/20100516_eaeaeaeaeaeie.htm


 
 

可从此处完成的操作:

 
 

难忘 Unforgetable

         今晚,张佳红和李松来我们这里玩,可真是碰巧,他们来的不是时候。

         就在他们上网上得起劲的时候,门口保卫科的保安抓了一个偷摩托车的嫌犯,被扣留在社区的南大门口,我们几个迅速前往。经过盘查当事人的身份证,对方居然是1986年出生,也是一个80后,比我才大了三岁。当我看到他的资料,我愕然了。

         我的专业是法律,我尽量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我要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没有证据绝对不能冤枉对方。我也不想去随便给他戴上什么帽子,只是那么多居民来到警务室门前围观,众目睽睽之下,我一时很难抉择,只能愣愣地站在一旁,看他们处理。

         他说他是给附近居民家中装修的工人,晚上收工要回家,骑着摩托车路径社区北门口的时候被保安盘查,发现他没有带摩托车钥匙,他扭头就往南门方向跑,北门保安和南门保安联系,然后就在南门被截住了。说他是偷车的。

         同样是年轻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今晚想法一下子又多了许多,剪不断,理还乱。还是经济水平决定一切啊,我想我还是必须珍惜现在爸妈给的这一切,好好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王鲁川

2010517

      

       Zhang Jiahong and LiSong paid a visit to us tonight. However, unfortunately, something happened unexpectly.

       The guards of the Jinling Community announced us that they had caught a thief who was supposed to have stolen a motorbike and now was been detained at the front entrance of the community. We hurried to get there for a look. Trough the investigation, he was born in 1986, just 3 years older than I. I was astonished when I saw it.

       My job was law. I tried to control my mind and expression and nothing can slander him without certain evidence. But a huge wave of crowds gathered around our security room. I stood by, seeing what they decided to do next.

       Through what he had said, he was a decoration worker for a family and was just going to go home at night.

       We are the same as young, how deep a gap between us !

       Tonight I am trouble and can't say a word. I must work hard and be a useful man for the society.

Derry.W

Monday, May 17, 2010

2010年5月16日星期日

如何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1.长期的任务,要尽早开始

一般来说,长期任务总是比较烦人,也有难度,而人心里总有逃避困难的趋势,最后的结果或者是最后干脆放弃,或者是剩下一点点时间手忙脚乱地赶工;我自己之前也有这样的教训,自欺欺人地说"要轻松生活,开烦扰",到最后几天才着急办理,搞得狼狈不堪。

后来,我发现这做法其实是事与愿违的,如果调整好心理状态,尽早了解情况并不必然带来的心理压力,反而因为时间充裕,有信心把握进度,即便中间遇到突发的问题,也留有时间解决;更重要的是,尽早着手,可以充分利用边角余料的时间:比如说,接到一份文档,需要在三天后给出意见,我一定会在当天大致浏览一遍,下面的三天里,就能在坐车、走路等等零碎的时间来思考,而且效果不错,如果没有尽早了解,这些时间就浪费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也没干。
电子邮件的情况也是如此,我常看到有人讨论电子邮件是马上回好还是过一段再回好,我的经验是,收了电子邮件要尽快看,至少了解邮件里说了什么,如果不是着急的,等想清楚了再回。

2.时常想清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一般来说,我们做的工作总是有一个目的和意义的,但工作的形式又是非常具体的,忙起来往往就钻到死胡同里,忘记了真正的目的和意义,"想不清楚"自己真正要做什么了。前几天,我需要搭建一个演示环境,手上有两套方案AB,方案A估计要半小时,方案B估计要一小时,于是我选择了方案A,可是动手之后才发现服务器缺乏一个必要的组件,于是先费劲添加好这个组件,再编译自己需要用到的软件,又发现在64位环境下会编译出错(以前我只在32位机器上编译过),上网查发现需要打一个补丁,于是又四处去寻找这个补丁……此时已经用掉一个多小时了,下面还不知道会有多少问题;我忽然想到,自己真正要做的无非是演示程序,解决打补丁、找软件之类的问题虽然很有意思,但其实从任务的角度考虑,是浪费时间,于是果断选择方案B,一小时后就顺利解决了。
据我观察,很多技术人员都热衷解决纯技术问题,温伯格称之为"hacking (神游)";神游很好玩,容易上瘾,但我们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要想真正做点事情,就不能放任神游。

3.给自己设定明确的时间点

我承认自己也喜欢玩,没事的时候上Twitter、看看论坛、聊聊天,确实很有意思,信息不断更新,总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冒出来,可是这样守在电脑前,大量的时间就浪费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也没有做,即便做了,效率也很低――专注才能保证效率。摸索反思之后,我觉得比较合适的做法就是,给自己设定明确的时间点:比如现在八点二十,我可以告诉自己,上网玩二十分钟,八点四十开始学英语。因为有了明确的时间界限,反而会想在这二十分钟之内,尽可能高效地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看了,而不会慢慢"浏览";到设定的时间点,一定要令行禁止,专注地做之前决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从小事开始给自己设定明确的时间点,对培养执行力很有好处――如果许多小事都能做到"说做就做",慢慢的,复杂一些大一些的任务,也能够"说做就做"了,有惯性、也有信心去完成。

4.写日记

正规一点的网站,都有详细的访问日志(记录),即便不做数据挖掘,一旦网站的访问出现异常波动,就会在日志上体现出来,而且检查日志,可以发现问题所在;网站是这样,人也是这样。我从08年翻译温伯格的《技术领导之路》开始,也开始每天记日记,发现日记和网站的访问日志有相同的功能:比如我一般到公司都在8:35左右,前后误差不超过5分钟,但上周有几天都在9:00左右,检查日记,就可以发现这种变化,而且可以找出变化的原因――是早上做事的顺序改变了。而且,根据日记,我还可以观察评估这种变化的影响,是好是坏。
关于日记还要多说一点,我以前总不理解,很多记多年日记的人,他们的日记为什么那么简单?只记录哪天做了什么,加一点简单评论,而没有太多抒情。我从翻译《技术领导之路》开始到现在记了一年多的日记,逐渐明白了,持续的日记就需要这样记录:当天的主要行为,加上一点评论和反思。日记不太适合作为抒情的载体,更合适的功能是真实记录生活的痕迹,用以分析、反思,然后自己才有可能提高。

5.培养预见能力

古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很对的。拿软件项目来说,尽管项目的开发时间很难预测,但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往往能更进行更准确的判断,这就是因为他们具有预见能力:能预见到开发中会遇到的问题,这样做出的安排,时间上更充裕(也就能保证效率),心理上也更有准备。
另一方面,我也亲眼见到许多技术人员,只管完成手上本阶段的任务就万事大吉,从来不去预见这些问题:自己的程序能够负载多大的规模和压力,超出这个负载能力,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大概多久会出现……结果就是,等到问题真正出现了,手忙脚乱焦头烂额,"迭代开发"就成了"拆迁开发"――到某个时间点就要推倒全部重来过一次,质量无法保证不说,自己也累得苦不堪言。
软件行业有本名著叫《重构》,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软件需要不停地重构,要不就会僵化(decay),如果仅仅满足于眼下没有问题,持续的重构也无从说起。

6.树立大局观

前些天有个朋友与我讨论跳槽的事情,眼下有两个选择,很难决定;我听了他的详细描述说,这样吧,你暂时不看薪水、职位这些,你这样想:十年,或者五年之后,你希望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是怎样的生活状态?拿着这个答案来衡量你现在的两个选择,看看会怎样。结果,过会儿他就很痛快地做了决定。我想,这就是大局观的作用。
我自己也会遇到许多取舍、抉择的问题,比如我总觉得自己关于计算机的基础还不够扎实,我的英语还不够好,书也读得太少,我的照片拍的还不够好……于是想去补习基础、去学英语、去读书、去看大师的照片……做其中的任何一件,都会给人成就感,但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兼顾;在需要做出选择的很多时候,我都会努力摆脱一本书、一门知识、一件事的局限,跳出来想一想,宏观看来自己现在究竟在怎样的状态,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将来希望做一个怎样的人……清楚了最迫切的需求,才可以从容抉择,即便放弃了一些看来还不错的机会也不可惜――况且,正如李笑来老师说的,诱惑许多时候是伪装成机会出现的,拿着大局观的照妖镜,许多诱惑才会显出原形。

7.培养分寸感

分析事物,除了定性之外,还有定量,而且定量分析往往更有意义――世界上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问题太少了。可惜,许多时候我们却不自觉地在用定性的思维看待世界,往往丧失了很多机会。
举个例子吧,《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提到了一本传记《奇特的一生》,作者详细描述了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管理时间的做法――柳比歇夫每天对时间的把握可以精确到分钟,他每天认真记录自己花多少时间做多少事情:写作35分钟,读书50分钟虽然"精确到像一座钟",但传记作者也承认,自认为"还充实"的生活比起柳比歇夫,确实差了太多。我读《奇特的一生》感触很深,我也深知自己虽然无法做到柳比歇夫那么精确,但至少可以偷学一招半式,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条理,效率更高。但是给一些朋友推荐时,我遇到的第一反应就是:生活那么精确,都成机器人了,多可怕!潜台词就是根本不想了解,不愿意了解。但我想说的是,认真了解柳比歇夫的生活,并不要求我们都像他那样做到极致,而只是提供一个机会借鉴他人的经验和生活习惯(如果不知道,连借鉴都无从说起),至于借鉴几分,这个分寸是可以也需要自己把握的。

我深以为,分寸感是非常重要的,它让我们淡定看待各种情况:看到不好的,提醒自己保持距离,看到好的,告诉自己努力借鉴,至少不要被拉大差距。这样才能坦然面对生活,找到自己所处的坐标。化用我喜欢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的说法,我们的自我感觉良好,必须是建立在比较和判断的基础上的――越是了解这个世界,看得越多,知道的越多(当然也要把握、自我克制的越多),这种感觉才真正越"良好"(关起门来固步自封的"良好",其实很脆弱很黯淡)。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临终前说的话:"多幸福啊,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他说那句话,是有底气的。

2010年5月14日星期五

政治应当是美好的

一个朋友发短信说,你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从政可能是一条现实的道路。我回复说,你离政治太远了。

其实后来我又觉得这个回复不够准确,准确地应该说,你离我所理想的政治太远了。我想,我并没有误解你的意思,在中国人眼里,从政意味着开始了一条城府很深少说真话投机钻营的道路,政治几乎成了阴谋诡计不择手段的代名词,这是政治的悲哀,更是中国人的悲哀。

看到这期南方周末讲述了《奥巴马的信仰》,一个美国黑人从政的经历。奥巴马的母亲是美国白人,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黑人。奥巴马受过良好的教育,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在华尔街一家咨询公司工作,成为高级管理人员挣百万乃至千万的财富是一个并不遥远的梦,但他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两年后他回到芝加哥的黑人社区,从事社区自治服务。他在社区里扎根多年,全身心推动黑人社区住房条件改善,推动黑人与白人社区融合等辛苦而细致的工作,为陌生人的生活改善和尊严而努力。200411月,奥巴马当选为美国参议员,也许有一天他会成为美国总统,但无论他处在什么位置,热衷于公共服务是他的本性。

奥巴马的故事就是一个美国政治家,也是民主法治健全国家千千万万政治家的成长的故事,他们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把为公众谋福利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甚至作为自己的信仰。也许,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乏精明的甚至是阴险的政客,但在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里,政治家的主流――总统、议员、州长、大大小小的市长们大都是为公众谋福利的理想主义者,或者至少,公共服务是他们的专业特长。华盛顿带领大家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的美国之后主动告老还乡,林肯为一个自由公正的社会献出生命,罗斯福带领美国乃至全人类走出法西斯恐惧的阴霾,他们都是怀着美好的理想成为一名政治家,这种贵族精神气质传承了一个政治文明的国度。其实任何一个社会都不缺乏这样热心公共服务的人,一个健康的政治体制就是把这样的人选到公共职位上,21世纪的今天,这样政治文明的国家已经成为人类的主流。

我羡慕这样的国家,我们的国家也应该这样。在这样的国家,权力根基不是阴谋、暴力和恐惧,而是人性善的一面――良知、美德、公共服务的能力。在这样的国家里,权力游戏规则不是黑箱操作比谁更野蛮残忍,而是阳光下的公平竞争,比谁更守信用,更道德,更有为公众服务的能力,最终决定胜负的是公众的自愿选择或者法律裁决。在这样的国家里,权力更替不是充斥阴谋诡计刀光剑影,而是一场全民的狂欢,人民服从国家权力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服从程序正义基础上的法治秩序。这样的国家属于人民,他们的人民也一定会发自内心为自己的国家而骄傲。

可我们的人民没有这么幸运过。在漫长的专制历史上,我们的国家无论姓李还是姓朱,一直都是某个家族或者利益集团所有。江山是打下来的,人民,如同牲畜一样都是江山的附属物。打江山是为了坐江山,本应代表人民的公共权力成了少数人私欲的工具,于是,为了争夺权力,政治成了阴谋诡计不讲道德没有底线的代名词。政权更替常常伴随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烈,人民在巨大的灾变面前像蝼蚁一样无声无息。即使那号称最为辉煌的贞观之治,李世民是通过杀死自己的哥哥夺取皇位的,所谓儒家在赤裸裸的阴谋权术面前显得多么苍白无力。直到二十世纪甚至今天,人民无权参与权力更替,他们在横飞的流言中等待着命运对自己对这个民族的未来的裁决。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史,也是一个民族的道德史。

一个世纪以前,我们的先辈们曾经努力过,努力建立一个现代文明的共和国。19121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先生在上海启程时,军人绅商市民数万人自发相送,"共和万岁"之声闻于数里。建立共和国,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多么纯真而又热血沸腾的梦想。然而,专制力量如此强大的惯性终于淹没了文明的希望,没有多少人相信美好的宪政规则,一番争吵怀疑之后还是各自拿起了刀枪,最终胜利的是最不讲道德最没有底线的统治者。

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我们迎来了新的希望。今天,文明的政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中国公民社会正在迅速成长,民主法治已经成为共识,政治改革已经成为全民的期待。我们已经看到,千千万万中国人已经摆脱阴谋政治的束缚,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开始独立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相信,这个民族不会再错过一个新的世纪。

我们始终坚信,政治应当是美好的,我们不能指望人性的改变,但好的政治应当通过正义的规则促使大部分人抑恶扬善。在一个社会里,好人,那些本性中利他、同情心等善的一面明显超过贪婪、自私等恶的一面的人是少数;坏人,那些本性中恶的一面明显超过善的一面的人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善恶并不明显,他们的行为选择是利益驱动的结果。在一个健康的社会里,好人是主流,是榜样,通过良好的制度带动绝大多数普通人抑恶扬善。在一个不健康的社会里,坏人是主流,是榜样,他们通过潜规则诱导普通人抑制善良,张扬人性之恶。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提防陌生人说谎话拉关系走后门,大部分人常常不得不违背良心做事,几乎所有人都在抱怨,这是一个不健康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必须改变。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扭转这十多亿人的观念预期。即使一个人认为一个法律是好的,但当他(她)意识到大部分人都不会遵守时,自己也就不遵守了,大部分人都不守法,法治也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大部分人认为政治就是恶的,所以自己一旦从政就必须放弃道德良知,大部分人不相信正义,所以自己也就拉关系走后门,这样的结果就形成一个巨大的"",十多亿人的倾向是抑善扬恶。现在,我们要改变这个场,要把十多亿人的倾向变为抑恶扬善,即从内心深处改变人的心理预期,即必须让人们相信政治是美好的,让人们相信从明天开始坏人会得到正义的惩罚,好人不用贿赂也能得到公正对待。

在道德良知基础上重建我们的社会,这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历史使命。这需要千千万万优秀公民在制度层面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努力,需要一群优秀的公民楷模引导人们走向政治文明的生活方式,需要一个足以震憾民族心灵的巨大历史事件扭转整个国民的心理预期。宪政中国需要制度规则,这样的规则正在建立。但仅有好的规则不足以推动宪政良好运转,宪政运转需要第一推动力,需要一群优秀的公民楷模,坚守良知和正义,坚守民主法治的宪政理念,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担当责任。这群公民楷模需要在巨大的历史事件的震撼中改变国民的心理预期,而且,他们有责任尽量减少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

我很幸运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意识到了生命的意义所在,愿意成为这优秀群体的一员。为了责任,我们必须成为纯粹的人,为了一个纯粹的梦想。我们必须改变那种认为政治就是革命与反革命、镇压与被镇压的传统观念,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反对,而是为了建设,不是为了获得权力,而是为了约束权力。我们追求的不是物质财富,不是控制别人的权力欲望,我们唯一的私欲是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而这依赖于为公众谋福利的生命历程。我们不会在理想主义旗帜的背后埋藏任何阴谋,我们的理想、言论与行动是一致的。惟有如此纯粹,我们才无所畏惧,我们才有彻底的勇气面对一切非议和责难,面对一切阴谋和困境。

为了责任,我们必须怀着美好的愿望,以宽容的、理性的建设性心态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必须宽容过去,每一场历史悲剧的真相不应当是仇恨的张扬,而是和解的剧幕,太多的历史悲怆不是这个民族彼此之间的仇恨积累,而是让我们意识到这个和解与感恩的年代。我们必须理解沉默的大多数,在这个看似道德沦落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其实正在渴望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们要努力理解所有的人,把每一个人当成自己的同胞,包括那些泯灭良知深陷野蛮政治规则的人,他们是我们同情的对象。我们必须以乐观的期望面对每一天的生活,以巨大的历史悲悯看那一切丑陋的乃至邪恶的,启迪那深埋心灵深处的幸福的愿望。

为了责任,我们必须有勇气放弃自我。改变这个漫长历史传统国家的制度和文化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有人愿意担当责任,愿意付出代价。我们惟有的力量是道德,是上帝植于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的种子。我们的力量必须非常强大,必须强大到让最邪恶的暴徒在我们面前自卑地放下刀枪,惟有如此,这个民族才有可能实现和平转型,才能变成一个现代文明的国家。虽然我们不会轻言牺牲,但必要时我们必须有放弃一切的勇气,唯有巨大的放弃一切的勇气,阴谋和暴力才会卑微渺小到没有意义,我们才能战胜阴谋和暴力,才能张扬人性的善,才能建立一个自由幸福的社会。

当大多数人都在沉默时,必须有人不能沉默;当大多数人都在抱怨时,必须有人不能抱怨;当大多数人都已经放弃希望,必须有人不能放弃。为了一个自由幸福的社会,必须有人坚守良知和正义。不仅坚守,他们还必须有足够的智慧成长,让良知正义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这个时代需要一群优秀的公民自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达成共识,成长为一支健康的力量,推动这个伟大的国家完成政治文明的历史转型。

如果说二十年前,这样的梦想还只是一个稚嫩的梦想,如今它已经成为我的信仰,我的生命。无论经过多少挫折,无论付出多少代价,这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我要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国公民,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那个优秀公民群体的一员,我要让人们相信理想和正义,让人们看到这个变革时代的希望。是的,我已经在从政(指自荐竞选区人大代表胜出――xqm侍者注),我在追求理想的政治,文明的政治,我要以自己一生的行动向这里漫长专制阴霾下的亿万国民证明,政治应当是美好的,政治的确是美好的,政治是为公众谋福利的事业。

 

2010年5月11日星期二

2010年5月11日

给今天这片日志起了这个题目,其实是实在想不出更好的题目了,对了,明天是512两周年纪念日,顺便在这里祈祷一下。

刚刚社区门口出了小问题,我去那里解决一下,只穿着短袖带着警棍就冲出去了,处理完以后,外面冷飕飕的冷空气让我打了个激灵,大脑也变得清醒起来。

其实这几天,我的收获不小,刚刚上手了Microsoft OneNote的使用方法,然后又注册开通了FlickrBlogger,后面这个是翻墙用的,我还挺自豪,我正在初步领受并掌握Web2.0的应用核心精神,并且在开源网站方面有所收获。

就目前的状态,非常好,继续下去,没啥烦恼,吃好,喝好,哈哈!

今天和锐哥出去转转,整天憋在房子里玩电脑,快要崩溃了,养生学上说,电脑是会夺人神气的,所以我们就去了绵竹公园,里面有一座寺庙,还有很多休闲茶座,我们在几座寺庙坟墓和纪念碑前还拍了照,本来想今晚上传并且和上次去汉旺那样,做一个照片型日志,发布在空间里,可惜今晚网络状况不太稳定,天杀的QQ影像上传图片传到99%就不动了,等明天我再分享自己的照片。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成熟了,有些道理,知道明白了只是空给人添加外表的修养,只有亲身领悟了才是真正的成长。我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用再去想太多别人了,一些事,明白就好,看清环境和条件,灵活采取待人处世的方式,珍惜眼前的一切,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快乐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并且最高尚的生活。

王鲁川

二�一�年五月十一日

 

       Today, I chose this title for my blog, not for any meanings, but I couldn't thing out a much more better one, and, ok, tomorrow is the Two years' Anniversaries of Sichuan 512 earthquake , most devotional prays to the survivors in the disaster.

       Just now something wrong happened at the front entrance of the community we are in charge, so I set off to look over with a nightstick. Such a cold weather it is in Mianzhu! I only had a short sleeve wearing on and chilled all the time. At the same time, I got clear-headed in the cool air.

       These days at present, I gained a lot of knowledge. I learned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Microsoft OneNote, and then I registered a new account of Flickr and Blogger. I was very proud of what I had done. Gradually I mastered the core spirit of Web 2.0.

       I feel very joyful now, keep it on! No troubles ,go!

       This afternoon I went out for a short tourism with Lirui, for the reason that we had had enough of computer filling out our life. Some healthy experts pointed out that too long time working in front of computer will do harm do our bodies. So we reached to a park at Mianzhu, with a temple and many tea bars in it. I took many photos with several graves, I had been going to upload some of them to my Qzone for sharing , but the internet connection was nor stable so I decided to delay it to tomorrow.

       Step by Step, I am growing up. Something had stay in my mind and will never lose again and that is called experience. I can choose the life style as I like. Something you can understand it but you can't change it, the best way to solve problems is to accept it. Try to give up what you really don't need and treasure now what you have had. Leading a happy and free life, and that is the most wisdom attitude to life and ourselves.

Derry.W

Tuesday, May 11, 2010